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区专精特新全省领跑地位,打开萧山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新通道,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全国专精特新名城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3〕81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杭州市萧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起草编制《萧山区打造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区内相关单位、企业、专家或个人有意见建议的,敬请书面意见(盖章)进行反馈,逾期视为无意见。
一、征求意见稿时间
2024年3月21日至2024年4月21日
二、征求意见方式
1.公众意见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邮箱:1832269847@qq.com,邮件主题注明“《萧山区打造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2.联系人:李桦明 联系方式:0571-82705216
附件:萧山区打造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实施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萧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3月21日
萧山区打造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实施方案(2024-2026年)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巩固提升我区专精特新全省领跑地位,打开萧山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新通道,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全国专精特新名城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3〕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紧扣新型工业化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立足后亚运时代,围绕“2+3+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聚焦扩量、提质、融合、拓市四大抓手,实施梯度培育、科技赋能、集成服务、链式增值四大工程,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服务链四链耦合,以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的领跑姿态加快打开新通道、奋力创造新业绩,为萧山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杭州打造全国专精特新名城、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基地注入新内涵。
(二)主要目标。通过多维度强存量、系统性扩增量、体系化提质量,全区构建形成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体系,确立“全市第一、全省首位、全国知名”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格局,成为杭州全国专精特名城核心区、全省专精特新第一区、全国专精特新集聚新高地。到2026年,力争实现“双翻番”(梯队数量翻番、工业增加值翻番)目标,即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52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省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以上企业100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聚力“扩量”,实施梯度培育工程
1.存量挖潜释放增量。聚焦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业态双创企业,根据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导向精细化摸排,扩充完善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库,建立“小巨人”种苗库。对重点在库企业逐家对标诊断,组织多部门联动入企指导,打通快速申报渠道,提高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率。到2026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家,省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以上企业40家。(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委人才办、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区统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平台(场))
2.链式招引放大增量。围绕“2+3+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引一批强链补链专精特新企业。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为重点,大力招引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和项目落户,盯引和推动一批萧商专精特新企业回归。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落户便捷通道,到2026年,新引进创新型中小企业9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省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及以上企业10家。(责任单位:区投促局、区委统战部、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规资萧山分局,各镇街平台(场))
3.主辅分离拓展增量。研究支持企业业务分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措施,科学推进制造业大企业、链主型企业主辅分离和新产品业务分离,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业务分离,提升专业度和精细化水平,培育在细分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到2026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以上企业30家。(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平台(场))
(二)聚焦“提质”,实施科技赋能工程
4.加速企业高新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积极申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北斗七星”创新联盟机构与专精特新企业结对赋能,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推动创建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等。到2026年,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6%、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设置率超过70%,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国高新覆盖率在95%以上,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国高新企业全覆盖。(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协,各镇街平台(场))
5.推动企业创新登高。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攻关项目,引导参与国家“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项目攻关。组织产业链攻关对接会,引导链主企业协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关键产品研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揭榜”大型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级“揭榜挂帅”活动不少于2次。到2026年,新增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40项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各镇街平台(场))
6.提升标准质量品牌。落实专利护航行动,实现重点领域专利快速授权对专精特新企业全覆盖。对标世界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加强对企业检验检测、质量认证、计量标准和品牌创建的指导,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支持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到2026年,新增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标200项以上、PCT发明专利400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各镇街平台(场))
(三)聚焦“融合”,实施集成服务工程
7.加快“数实”融合。围绕专精特新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推进企业订单获取、快速设计、生产柔性、采购供应、物流交付、运维服务等专精特新“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共服务+模块应用”数字化改造服务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加快迭代升级。优先在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推进“AI+新制造”试点。到2026年,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围绕专精特新企业新增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各镇街平台(场))
8.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专精特新企业与浙大、北大、西电等在萧高校院所、科研平台等的紧密合作,培育专精特新后备军、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资源共享共建,大力培育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和新型产业工人。开展紧缺人才培训和引育,每年举办产业人才招聘会10场以上,引育技能人才7000名以上。(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委人才办、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各镇街平台(场))
9.促进产融合作。加强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对接,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合作,率先在我区设立“专精特新”直投基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实施“政担银”组合服务,降低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成本,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白名单”,落实“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对接金融机构开展专属金融服务。力争到2026年,每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600亿以上,覆盖中小微企业4000家以上。(责任单位:人行萧山支行、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科技局、萧山资本集团,各镇街平台(场))
(四)聚焦“拓市”,实施链式增值工程
10.畅通产业链协作新通道。深化“链长+链主+专精特新”协同机制,推动链主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产业联盟等形式带动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其供应链体系,实现大中小融通发展。支持企业参与“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技术展览会。每年举办大中小企业融通、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技术对接会15场以上。(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各镇街平台(场))
11.畅通市场拓展新通道。推动展会拓市,优先安排专精特新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适度拓展重点展会目录。推动绿碳认证出口,搭建绿碳贸易服务平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碳认证,积极适配国际经贸新规则。推动品牌出海,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建网络品牌,借助跨境电商销往全球,到2026年,打造品牌出海标杆项目15个以上,组织开展1200家次以上企业出海。(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各镇街平台(场))
12.畅通企业上市新通道。紧抓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机遇,加强与北交所对接合作,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优先纳入上市后备库,畅通企业上市挂牌办事“绿色通道”,到2026年,新增企业上市挂牌10家。(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金融办)、区经信局,各镇街平台(场))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建立例会机制,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新型工业化十大行动考核体系。加强工作协同,各有关部门要清单化、节点化落实各项工作。抓实属地责任,各镇街平台(场)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同责推进。
(二)加大政策支持。对新认定的(含区外引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按“晋档差额”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补助。每年统筹安排一定算力券、数字赋能券、创新券等,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购买第三方服务机构优质服务产品。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更好、更优的增值化服务,及时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三)加强要素保障。结合亩均效益评价,研究专精特新企业差别化用能、用地、排放等要素保障措施。创新专精特新企业组团供地模式。建设一批区级专精特新产业园,积极争创市级、省级园区,支持专精特新产业园通过升级改造、联营联建、获取产业用地(含创新型产业用地)等方式扩大园区规模。
(四)浓厚发展氛围。每年召开一次全区专精特新发展大会,选树激励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标杆,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外出考察,推动企业产品“走出去”、技术人才“引进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交流会,邀请区外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来萧开展交流学习,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对标提升。开展一批滴灌服务,区助企服务专班和部门、镇街平台(场)、园区、机构联动入企服务。
(五)优化动态管理。根据优质中小企业发展评价体系和申报阶段特点,动态调整专精特新培育库,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摸排、识别、辅导、申报。开展全区专精特新企业生产经营动态监测,建立复核退库预警机制、企业外迁预警机制等,助力企业平稳长远发展。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开展对标分析,编制发布年度报告。
附件:
1.年度目标分解表
2.镇街(场)、平台目标任务分解表
3.部门任务分解表